“全国医科院校研究生院联盟2025年研究生论坛”将于2025年11月1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本次论坛由全国医科院校研究生院联盟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和海南医科大学联合承办,主题为“融合·破界·领航:青年创见赋能生命健康”。我校研究生在本次论坛征文及海报评选中表现突出,共87项研究生的学术作品荣获各级奖项,并有9位研究生将进行学术成果分享。
具体获奖情况如下:
学术论文获奖情况
 
  
   
    | 序号 | 姓名 | 学院 | 导师 | 奖项 | 
   
    | 1 | 孙梦如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王旖旎 | 一等奖 | 
   
    | 2 | 赵艺伟 | 第三临床医学院 | 张云艳 | 一等奖 | 
   
    | 3 | 杨嘉安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朱虹 | 一等奖 | 
   
    | 4 | 曾令华 | 药学院 | 杨宝峰 | 一等奖 | 
   
    | 5 | 蔡阳阳 | 生物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徐娟 | 一等奖 | 
   
    | 6 | 南博雅 | 公共卫生学院 | 田懋一 | 二等奖 | 
   
    | 7 | 魏丹 | 地病中心 | 魏玮 | 二等奖 | 
   
    | 8 | 史佳欣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林平 | 二等奖 | 
   
    | 9 | 黄冰极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林平 | 二等奖 | 
   
    | 10 | 谷艳荣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李玲 | 二等奖 | 
   
    | 11 | 司华琪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逄冬 | 二等奖 | 
   
    | 12 | 施冰梓 | 第四临床医学院 | 张静 | 二等奖 | 
   
    | 13 | 庞克淼 | 基础医学院 | 张伟华 | 二等奖 | 
   
    | 14 | 岳露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王永晨 | 二等奖 | 
   
    | 15 | 陈竑量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金世柱 | 二等奖 | 
   
    | 16 | 郑毅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薛东波 | 二等奖 | 
   
    | 17 | 李昕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张雪梅 | 二等奖 | 
   
    | 18 | 孙浩 | 第六临床医学院 | 仲雷 | 二等奖 | 
   
    | 19 | 张思雨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尹梅 | 二等奖 | 
   
    | 20 | 刘秉姝 | 地病中心 | 魏玮 | 三等奖 | 
   
    | 21 | 计清源 | 公共卫生学院 | 田懋一 | 三等奖 | 
   
    | 22 | 李晨辉 | 公共卫生学院 | 董妥 | 三等奖 | 
   
    | 23 | 王超 | 地病中心 | 杨艳梅 | 三等奖 | 
   
    | 24 | 张晓甜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范宇莹 | 三等奖 | 
   
    | 25 | 蒯盛楠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范宇莹 | 三等奖 | 
   
    | 26 | 李文博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李秋洁 | 三等奖 | 
   
    | 27 | 郜峰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尹德春 | 三等奖 | 
   
    | 28 | 彭懿德 | 第四临床医学院 | 车春莉 | 三等奖 | 
   
    | 29 | 张苧之 | 第三临床医学院 | 胡晶 | 三等奖 | 
   
    | 30 | 刘境 | 心理科学与健康管理中心 | 杨艳杰 | 三等奖 | 
   
    | 31 | 白鸿石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霍原 | 三等奖 | 
   
    | 32 | 赵星淼 | 药学院 | 王宁 | 三等奖 | 
   
    | 33 | 李鸣 | 药学院 | 王宁 | 三等奖 | 
   
    | 34 | 齐越 | 卫生管理学院 | 宁宁 | 优胜奖 | 
   
    | 35 | 崔佳 | 地病中心 | 杨艳梅 | 优胜奖 | 
   
    | 36 | 杨文卿 | 地病中心 | 范丽珺 | 优胜奖 | 
   
    | 37 | 高一冉 | 卫生管理学院 | 吴群红 | 优胜奖 | 
   
    | 38 | 侯玉竹 | 卫生管理学院 | 高蕾 | 优胜奖 | 
   
    | 39 | 张琼 | 地病中心 | 魏玮 | 优胜奖 | 
   
    | 40 | 陈金铭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于辉 | 优胜奖 | 
   
    | 41 | 裴广深 | 大庆校区 | 王正君 | 优胜奖 | 
   
    | 42 | 黄辉霞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刘国杰 | 优胜奖 | 
   
    | 43 | 倪娇男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赵振娟 | 优胜奖 | 
   
    | 44 | 王钧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沈晓颖 | 优胜奖 | 
   
    | 45 | 孙铭阳 | 基础医学院 | 宋英莉 | 优胜奖 | 
   
    | 46 | 祁迹涵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金世柱 | 优胜奖 | 
   
    | 47 | 白芙婷 | 第三临床医学院 | 刘超 | 优胜奖 | 
   
    | 48 | 陈卓 | 第三临床医学院 | 刘超 | 优胜奖 | 
   
    | 49 | 苏桐 | 第六临床医学院 | 郭彬彬 | 优胜奖 | 
   
    | 50 | 姜苏娜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内科学 | 优胜奖 | 
   
    | 51 | 袁沙沙 | 第三临床医学院 | 刘莹 | 优胜奖 | 
   
    | 52 | 申英杰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梁洪生 | 优胜奖 | 
   
    | 53 | 王弘毅 | 第三临床医学院 | 胡晶 | 优胜奖 | 
   
    | 54 | 房建伟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王萍 | 优胜奖 | 
   
    | 55 | 沈心悦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贺苗 | 优胜奖 | 
   
    | 56 | 殷奕茹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朱虹 | 优胜奖 | 
   
    | 57 | 李彤彤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刘迪 | 优胜奖 | 
   
    | 58 | 慕如雪 | 药学院 | 刘宇 | 优胜奖 | 
   
    | 59 | 王家幸 | 药学院 | 张勇 | 优胜奖 | 
   
    | 60 | 耿佳鑫 | 药学院 | 沐晓芹 | 优胜奖 | 
   
    | 61 | 程梦醒 | 药学院 | 乔国芬 | 优胜奖 | 
   
    | 62 | Liliia Glazutdinova | 国际教育学院 | 刘禹 | 优胜奖 | 
  
 
 
学术海报获奖情况
 
  
   
    | 序号 | 姓名 | 学院 | 导师 | 奖项 | 
   
    | 1 | 童旭东 | 心理科学与健康管理中心 | 乔正学 | 一等奖 | 
   
    | 2 | 蒯盛楠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范宇莹 | 二等奖 | 
   
    | 3 | 倪娇男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赵振娟 | 二等奖 | 
   
    | 4 | 庞克淼 | 基础医学院 | 张伟华 | 二等奖 | 
   
    | 5 | 秦杰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蔡金全 | 二等奖 | 
   
    | 6 | 方程远 | 第三临床医学院 | 马建群 | 二等奖 | 
   
    | 7 | 计清源 | 公共卫生学院 | 田懋一 | 三等奖 | 
   
    | 8 | 史佳欣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林平 | 三等奖 | 
   
    | 9 | 张晓甜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范宇莹 | 三等奖 | 
   
    | 10 | 黄辉霞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刘国杰 | 三等奖 | 
   
    | 11 | 申英杰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梁洪生 | 三等奖 | 
   
    | 12 | 曾令华 | 药学院 | 杨宝峰 | 三等奖 | 
   
    | 13 | 王智宇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徐艺 | 三等奖 | 
   
    | 14 | 党天娇 | 第三临床医学院 | 刘超 | 三等奖 | 
   
    | 15 | 吴震 | 口腔医学院 | 刘鑫 | 三等奖 | 
   
    | 16 | 吴贝可 | 公共卫生学院 | 田懋一 | 三等奖 | 
   
    | 17 | 南博雅 | 公共卫生学院 | 田懋一 | 优胜奖 | 
   
    | 18 | 孙梦如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王旖旎 | 优胜奖 | 
   
    | 19 | 黄冰极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林平 | 优胜奖 | 
   
    | 20 | 谷艳荣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李玲 | 优胜奖 | 
   
    | 21 | 耿佳鑫 | 药学院 | 沐晓芹 | 优胜奖 | 
   
    | 22 | 林佳妮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罗赛 | 优胜奖 | 
   
    | 23 | 王乐伟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王丹 | 优胜奖 | 
   
    | 24 | 田源 | 公共卫生学院 | 董妥 | 优胜奖 | 
   
    | 25 | 梁金玉 | 公共卫生学院 | 田懋一 | 优胜奖 | 
  
 
 
特此向所有获奖的研究生和导师们表示热烈祝贺!
面向未来,哈尔滨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将持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激发青年学子的科研潜能与社会担当,营造追求卓越、崇尚创新的学术氛围,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医科大学汇聚青春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