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风建设 > 正文

学风建设

执着探索科学 精益求精行医 ——记我国著名肝脾外科专家姜洪池教授

时间:2012-04-17 11:09:00  作者:  点击:

他曾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曾被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宣传部、教育部、统战部、科技部等六部委联合授予国家优秀留学归国人员成就奖,曾被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曾被卫生部授予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曾获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曾被中华医学会授予首届全国百名优秀医生称号……,他就是我国著名肝脾外科专家、黑龙江省肝脾外科中心主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主任姜洪池教授。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与新中国一起诞生、一起成长、一起见证了新中国的风风雨雨,同时也为我国普通外科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在肝脾外科方面做出了显著成就。

(一)创建和规范了我国脾保留手术的术式。

在上世纪80年代前,脾脏的疾病及其周围器官的疾病,几乎全部同时切除脾脏。事实证明,脾脏是重要的免疫器官,脾切后可导致机体抗感染免疫功能及抗肿瘤免疫功能下降。对此,课题组不但针对脾切除后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而且进行了29年的系列性脾保留手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在脾内外血管分布的铸形标本研究中,发现脾段之间存在相对无血管平面,脾脏的上极血管与胃网膜血管借胃短血管构成了侧支循环,这些研究结果解决了部分脾切除术安全性的关键技术问题,解决了脾动脉结扎部位选择的问题,避免了脾动脉结扎发生脾梗死、脾脓肿、甚至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解决了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能够安全进行的核心技术问题。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实践,制定了国内公认的首部脾损伤分级标准和治疗指南。其中,系列性脾保留性手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脾切除后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进一步研究获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脾被膜移植的规则性部分脾切除术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这些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了既往对脾脏手术的传统观念和方法,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旧观念指导下常见的“无辜性脾切除”现象,使我国脾脏外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目前国内所有权威性教科书或参考书的编撰工作中,均为脾脏相关内容的主编或参编。全国演讲、手术演示或会诊手术共计67次。2009年乌鲁木齐发生动乱,应邀前去抢救手术肝脾外伤人员,获得圆满成功;全国各地,还有英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地区的病人亦闻名而至,均满意而归。这些工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外科事业专科水平的公信度及权威性。尤其在1992年,就脾外伤问题在国内首先提出“先救命后治伤,先保命后保脾”的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对于所有腹部外伤救治的原则均起重要指导作用,我国腹部外科专家黎介寿教授在全国相关学术会议上,4次引用并给予高度评价。并应世界著名出版社InTech之约参编《Laparoscopy/Book2》,将脾保留手术的研究成果及手术方法写入其中。

(二)开创世界首例活体供脾部分脾脏移植,其移植效果为目前全球最佳。

Lancet杂志曾报告移植脾仅维持44天,因排斥反应被迫切除脾脏,而后再无相续工作。据此,课题组进行了脾脏功能的保持是否与门静脉相续的有关研究,进行了脾脏一分为二如何保持各自有血运的研究,创建了活体供脾劈离式的移植术式。该术式及效果,发表在1992年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其意义在于有效解决了脾移植供体来源困难,解决了活体供脾者无脾之忧,解决了脾脏的功能并不依赖门静脉相续性的长期悬而未决的困境。所开展的病例至今仍是全球存活时间最长,效果最佳的病例,移植脾有效功能维持5年以上(患者孙立强,重度血友病甲及重度血友病性关节炎,不能行走。移植术后能自理、学习和生活,就读哈尔滨工业大学,后又就业)。劈裂脾移植治疗血友病甲,获“省长特别嘉奖”。

代表性主编著作有:《普通外科学——回顾•现状•展望》,200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腹部创伤学》,201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肝脾外科学》,2003年,科学出版社;《外科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2009年,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三)率先将三氧化二砷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哈医大一院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而很多对白血病有效的药物,恰对上皮细胞来源的肿瘤同样有效。在国际上率先研究三氧化二砷对原发性肝癌细胞系的作用,发现其可以促进肝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发展。而且还率先揭示了砷剂的作用位点是在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并揭示出Caspase-3的变化机理是在酶的前体水平,而非转录水平。

在细胞学实验成功的基础上,进行了小动物实验研究,发现低剂量三氧化二砷(<1mg /kg)能促进小鼠h22肝癌的生长及血管生成,而高剂量(>1mg/kg)三氧化二砷则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该剂量位于对机体副作用极小的可耐受区间。

在三氧化二砷治疗肝癌效果凸现之后,进一步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根据原发性肝癌的血供主要来源于肝动脉的原理,设计经过肝动脉持续输注三氧化二砷治疗原发性肝癌,有效提高了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而机体内三氧化二砷的剂量较小。该方法在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减轻了砷剂的毒副作用。基于上述前期研究工作,2000年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原发性肝癌可以作为三氧化二砷治疗的适应症之一。

美国著名杂志《New York Times Magazine》给予报导及高度赞扬:“早在40年前由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大学首先应用,属于中医中药系列,实属毛泽东时代产物。而今,治疗白血病及肝癌得到全球应用,已获得满意疗效。”

原发性肝癌基因表达及基因靶向治疗系列研究获教育部全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原发性肝癌的分子发病机理和临床综合治疗的实验研究获教育部全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该研究发表论文38篇,其中SCI论文17篇,在全球同行产生很大影响,著名出版社Springer出版的《Evidence-based Anticancer Herbal Medicine》邀请参编了相关章节,写入有关研究内容。

姜洪池一直坚持工作在医疗、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勤奋工作,学风正派,踏实忠诚,在肝脾外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诸多方面,积极努力、乐此不疲,做出突出成绩。现已培养博士后17人,毕业博士20人,毕业硕士12人。现已发表SCI论文73篇,被引414次,累计影响因子155.1(单篇最高影响因子9.334,Journal of Hepatology);发表中文核心期刊文章256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145篇,文章被引总计2542次。作为大会主席主持举办了3次国际腹部创伤研讨会,8次全国脾脏外科会。应邀去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做学术报告4次。

黑ICP备05001970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版权所有